“影像之灯·中外电影名作展”专家导赏交流场在兰州成功举办
发布时间: 2025-11-17
11月15日—16日,“影像之灯·中外电影名作展”专家导赏交流场在兰州成功举办,活动精选法国新浪潮电影代表作《四百击》及我国早期现实主义巅峰之作《哀乐中年》专场放映,众多影迷齐聚一堂,在光影流转中回首经典影片,在思想碰撞间生发全新思考,共赴一场跨越时空的艺术对话。

首场活动聚焦影片《四百击》,作为影史经典,该片以贴近现实生活的写实拍摄手法,勾勒少年成长的孤独与觉醒,兼具强烈的自我书写意识。影片植根于导演特吕弗的童年自传,又融合他人成长经历,开放性结局与“四百击”背后的“规训”话题,赋予作品跨越时代的思想深度。

活动特别邀请纪录片导演李大伟为观众带来精彩的映前导赏,他梳理20世纪50-60年代法国电影脉络,详解了“作家电影”兴起、新拍摄方法及对中国文艺片导演的影响,讲述特吕弗受《电影手册》影响的创作历程。最后,他以“我们先有爱的需要,然后再爱一个特定的人”的哲思作结,将影片成长命题与文学性情感相勾连,温情氛围中埋下交流的伏笔。
映后交流环节气氛热烈:有影迷结合自身经历,共情主角“逃离与迷茫”的状态,认为影片中家庭与学校的“规训”仍是当下成长议题的核心;也有观众从电影语言切入,分析长镜头对少年情绪的烘托作用,及其与新浪潮“作者性”的呼应;资深爱好者更延伸分享了特吕弗“安托万系列”作品,建议串联观影以完整理解角色人生轨迹。现场观点交织,从文本解读到情感共鸣,从创作技法到时代语境,将这场观影活动升华为一场思想交流,为本次影展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。

首场活动热度未歇,第二场经典影片《哀乐中年》观影已然开启。该片以细腻笔触勾勒主角在家庭责任与个人幸福间的两难抉择,探讨生命价值的内核理念极具前瞻性,片中诸多格言警句穿越岁月,至今仍在社交媒体引发广泛共鸣,堪称华语影坛的不朽丰碑。

活动特别邀请甘肃省电影家协会理事、作家、影评人韩松落为观众带来精彩的映前导赏。他系统讲述了文华影业的创作历程及诸多经典作品,重点聚焦1949年出品的电影《哀乐中年》,深入解读了影片创作的社会背景,以及片中对生命价值的超前思考。同时,他还梳理了导演桑弧与男主角石挥的创作历程,展现了主创团队的艺术积淀。导赏尾声,韩松落提及影片中“中国人重死轻生”的经典台词,将影片探讨的中年价值命题与当下现实共鸣相结合,在温情氛围中为映后交流埋下伏笔。
映后,观众交流热情高涨。有观众将影片内核与人工智能时代人类工作、尊严议题相联结,引发深度思考;有观众感慨影片虽拍摄于1949年前后,却精准戳中当下住宅紧张等现代化痛点,赞叹电影人的时代定力;也有观众称赞影片在时代语境下传递的价值观念至今仍具现实意义。还有人从电影语言与修复质量切入,肯定老电影留白充足、打破第四面墙的特色,以及修复版保留胶片质感的匠心。现场观点碰撞,从时代关联到角色解读,从艺术表达至修复价值,使这场观影活动兼具深度与温度。
两场活动分别聚焦不同时代、不同地域的经典影片,却同样传递着对人性的关怀与对艺术的敬畏。此次“影像之灯·中外电影名作展”活动,不仅让观众领略了中外电影的独特魅力,更促进了经典电影文化的传播与交流,为影视爱好者搭建了宝贵的学习交流桥梁。
本次活动由甘肃省电影局、甘肃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指导,甘肃省电影家协会、甘肃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办,兰州天慕国际影城、卡卡放映承办,甘肃省青年摄影家协会、68Photo摄影小组协办。